導航:首頁 > 金融管理 > 保險產品的項目研究成果

保險產品的項目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1-05-17 21:48:35

1. 商業保險社會管理職能這課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不足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insurance/bxsd/20050801/10241851342.shtml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吳定富

現代保險是一種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機制,是一種市場化的社會互助機制,是一種用市場辦法從容應對各類災害事故和突發事件、妥善安排人的生老病死的社會管理機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快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對於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構建和諧社會保險業大有可為

保險業所具有的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它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多年來,我國保險業在「促進改革、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中擔負著特殊的使命,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保險是支持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保險被喻為經濟「助推器」。它通過提供損失補償,可以幫助受災企業和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經濟穩定運行。企業發生災難事故後,保險公司除了進行經濟補償外,還可以為投保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的特點,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發展農業保險,可以對農業實施合理有效的保護,減輕市場競爭給農業帶來的沖擊,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穩定農民收入。出口信用保險,可以促進對外經濟貿易,支持對外投資。此外,保險機制還能夠積極促進社會消費需求的增長,如房屋和汽車消費信貸等都需要保險的支持。

保險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有效手段。要實現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必須有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使社會成員「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保險作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穩定的制度安排,被形象地比喻為社會「穩定器」,民諺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保障」。當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社會養老壓力越來越大,通過大力發展商業性養老、醫療保險,可以有效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進人民福利。同時,保險作為金融服務業,可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緩解日益緊張的就業壓力,目前我國保險從業人員已達150多萬人,保險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占金融業的40%以上。可以預料,隨著保險業的發展,提供就業崗位的空間將會繼續增大。

保險是輔助社會管理的重要方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保險是運用市場機制進行社會管理的重要方式,如在有效化解社會糾紛方面,通過大力發展責任保險,用商業手段解決責任賠償等方面的法律糾紛,有利於降低社會訴訟成本,提高解決糾紛的效率。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方面,保險公司作為商業性機構,具有精算技術、風險管理、成本控制、網路服務等專業優勢,在一些領域參與政府管理,可以提高政府運行效率。

保險是提高創新活力的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充滿創新活力的社會,但創新活動始終伴隨著風險,如果不能有效地分散創新風險,人們的創新動力將會受到很大抑制。在這方面,保險具有獨特的化解風險作用。通過保險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轉移創新風險,解決創新者的後顧之憂,從而激發人們的創新熱情和創新活力。目前,我國正處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技術進步的周期明顯加快,技術開發的競爭日益加劇,因而潛在的風險也越來越多,這種形勢也使保險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發揮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

做大做強保險業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我國保險業經過20多年發展,取得了明顯成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市場體系初步形成,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保險市場全面開放,社會影響日益擴大,風險得到有效防範。1980年全國保費收入只有4.6億元,2004年則達4318億元,年均增速超過30%,是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截至2004年底,保險業總資產達到11854億元,是5年前的4.4倍。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保險業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保險業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盡快做大做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更大的作用。那麼怎樣加快我國保險業的發展呢?概括起來就是:堅持一個立足點,把握兩條主線。

堅持一個立足點,即堅持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保險業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作用,首先必須明確為誰服務的問題。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人為本,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保險需求作為保險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一是保障人的生存需要。二是提升人的生活品質。三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以上三個層次看,保險業應當廣泛服務於經濟各個領域、社會各個階層和人民生活各個方面,不僅要發展適合中高收入群體的投資型業務,也要發展低費率、廣覆蓋的保障型業務;不僅要為發達地區、優勢產業和先富群體服務,也要為欠發達地區、比較困難行業和低收入群眾服務;不僅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把握兩條主線,即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防範風險作為生命線。當前,我國保險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還不能很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規模小。目前保險業總資產還不到金融業總資產的4%,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二是覆蓋面小。如人均壽險保單持有量僅為0.1件,遠低於發達國家1.5件以上的水平,由商業醫療保險提供保障的人群僅占總人口的3%左右,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一般達60%。三是保險的功能和作用發揮不充分。在歐美發達國家,保險賠款占災害損失的比例一般超過20%,而在我國這一比例僅為1%。要做大保險業,必須在做大規模、拓寬覆蓋面、提高服務程度、強化功能和作用、增強全社會保險意識等五個環節上下功夫;要做強保險業,必須在保險公司的競爭力、保險業的整體實力、防範風險的能力、保險員工隊伍、可持續發展能力等五個方面做文章。

當前,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形勢很好,但存在的風險隱患也不容忽視,如資金運用方面的風險、新產品方面的風險以及保險公司治理和內控方面的風險等。為保證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保監會把風險防範控製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提出要堅持以公司內控為基礎、以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以現場檢查為重要手段、以資金運用監管為關鍵環節、以保險保障基金為屏障,建立健全五道防線,做到對風險早發現、早防範、早化解,依法維護保險市場穩定和被保險人的利益。

重點發展四個領域提高保險服務水平

根據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保險業發展的薄弱環節,當前保險業要重點發展企業年金、農業保險、健康保險和責任保險,力爭在這四個重要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大力發展企業年金。推動保險業開展企業年金業務,保監會已經批設了兩家專業的養老保險公司。目前,遼寧省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將該局所管理的1800多萬企業年金資產委託給太平養老保險公司管理,其它一些地方及保險公司也在積極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和嘗試。

探索發展農業保險。借鑒國際經驗,發展我國農業保險,當前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完善有關法律法規,推動農業保險制度的建立。要按照「先起步、後完善,先試點、後推廣」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前推進,關鍵是要運用利益誘導機制,用法律條款明確農業保險基金和經營費用的籌集渠道以及補貼標准。二是促進政府在建立農業保險制度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引導制度的建立、提供保費補貼、提供再保險和加強監督等。三是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組織形式。我國開展農業保險,不可能完全照搬國外的任何一種現成做法,不可能完全依賴於國家財政稅收補貼,而要在試點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根據各地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實際,逐步建立起多層次體系、多渠道支持、多主體經營的農業保險制度框架。

積極發展健康保險。發展健康保險,今後主要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推進健康保險經營專業化。二是努力改善健康保險發展的外部環境。三是加強產品開發和創新,逐步發展和完善健康保險產品體系,使健康保險更加貼近群眾生活,滿足人民的健康需求。四是積極探索農村醫療保險新的合作模式,使保險實實在在地為提高農民醫療保障水平發揮作用,讓農民在得到便捷實惠的醫療服務的同時,促進政府探索公共管理職能的新模式。

努力發展責任保險。當前,發展責任保險要堅持「市場導向、政府主導、部門推動、社會聯動、主體參與」的思路,主要抓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與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協調,增強責任險在社會管理中的參與性,爭取各級政府部門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行業政策時,重視運用責任保險這一有效的經濟手段,防範和化解各類責任風險。二是研究在某些領域推行強制責任保險。在一些公共場所和高危行業,安全責任重大,運用正常的商業保險手段又難以普及責任保險,在這些領域強制經營者投保商業責任保險,是保護責任事故受害人利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下一步,保監會將與有關部門積極溝通,通過立法,在一些高危行業和公眾聚集場所建立強制責任保險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商業保險應更好地發揮社會管理職能
發布時間:2004-04-15 10:20:39 來源:張興/ 國際金融報 人氣: 2

商業保險在公司組織結構、產品開發、客戶服務及精算、銷售等方面有天然優勢,能夠按照市場化經營管理的要求,嚴格控制經營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力爭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發展,使有限的保險資源在全社會范圍內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配置,成為政府及社會大眾實施保險保障的最佳管理服務者。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商業保險機構不僅在固定收益證券的投資和管理上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在償付能力管理、資產負債匹配、現金流管理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為中國商業保險參與社保基金的經營管理提供了有利條件。

當商業保險隨著規模的擴大和職能的增加,在政府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被政府充分認識後,商業保險就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會保障的各個領域,發揮其不可替代的社會管理職能。目前,上海的商業保險正努力與社會保險建立必要的工作機制。上海市政府從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出發,積極鼓勵和扶持商業保險的發展,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正會同上海保險監管部門、保險行業積極爭取在上海開展企業年金的試點工作;積極支持和推動上海建立專業性的商業醫療保險及相應中介機構。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與上海市衛生局建立協議,各保險公司通過同業公會可以到相關醫療機構進行理賠調查。

以下是對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更好發揮社會管理職能的一些建議:統一社會保障體系政策,明確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法律地位。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商業保險兼具社會管理和按照經濟規律配置社會資源的天然職能,在社會保障立法規劃中,政府對社會保障體系的各個領域進行法律界定,制訂實施標准、核算辦法,明確職責范圍。在實施社會保險時應充分發揮商業保險職能,將社會保險部分業務交由商業保險或其他金融機構承擔,促進商業保險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社會管理職能。

積極推進企業年金和健康保險市場的發展。據有關部門對蘇浙滬等沿海較發達地區的調查,不少中小企業有著建立企業年金的巨大需求,一些大中企業雖可憑借自身實力在企業內部建立年金制度,但也希望尋找合適的機構為其提供專業化的管理和服務。積極推進企業年金和健康保險市場的發展,對於商業保險發揮經濟補償、社會管理職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努力提高商業保險的自身素質。商業保險需要培養一支業務精湛、素質優良、服務周到的專業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保險人才隊伍,樹立起有社會影響力的商業保險品牌,倡導獨特的商業保險文化,形成良好的商業保險信譽。商業保險要積極參加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必須緊緊抓住當前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的大好時機,以出色的市場表現,爭取政府與社會公眾的認可,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中的積極作用,爭取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提高商業保險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地位,為建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作出更大的貢獻。(上海保監局局長助理 張興/ 國際金融報)

2. 關於保險業的課題研究

重疾方向,誰需要,為什麼需要,誰更需要

3. 2019年壽險業務發展規劃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營銷員體制需轉化
中國的營銷員體制是中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在上海試點時引進的,當時社會和保險界對此都有較大爭議,不過經過兩年努力,這一體制最終在中資保險公司逐漸推開。壽險行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壽險公司員工的努力,營銷員體制也功不可沒。不過,由於該體制引進時沒有經過充分研究,其負面影響沒有降到最低,使銷售誤導成為當時乃至現在該體制的最大問題之一。
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是一個年輕的市場,尚不成熟,消費者風險意識較弱。在銷售壽險產品時,營銷員以公司產品中較高的收益為藍本像客戶介紹,結果沒有達到這一收益水平,就造成了負面影響。但在調研中,營銷員則認為,自己在保險公司受訓時間較短,而公司教授的內容基本上僅限於各種保單銷售技巧,因此「銷售誤導」這一罵名不能都讓營銷員承擔。
在北美及歐洲的一些國家,保險市場在法律環境和市場運作的影響下,實行多年的粗放式壽險營銷體制已經改為金融理財規劃師體制。以金融理財規劃師的身份為客戶及其家庭提供終生的、全方位的理財服務,這使保險營銷員具有強烈的職業自豪感。通過對國外成熟保險市場多方位、多層次的考察發現,從簡單的銷售體制轉為專業化、高素質的理財規劃師體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營銷員體制「大進大出」的問題。另外,成熟的保險市場對員工培訓都十分嚴格,無論新老員工,培訓的第一課都是誠信,而關於產品的說明則排在第二位。同時,產品的宣傳資料均由總公司印製,並且有相應的編號,杜絕了由分支公司自行印刷宣傳資料而產生的誤導問題。抓住契機調整壽險業務結構
今年以來,國家的貨幣政策是控制通脹,資本市場低迷,壽險業務則增速放緩。但經過理性分析,不難發現,我國壽險業務的發展總體是正常的,壽險業務的價值增長高於保費規模的增長,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並向好的方面變化。這說明,中國保監會近年來提出的調整業務結構的政策已經初顯成效。
而壽險業務增速放緩主要集中在銀保渠道。與其他金融產品相比,壽險產品更重視風險保障和長期理財,這也是其競爭力所在。銀行渠道銷售的壽險產品,壽險特徵不明顯,與銀行理財產品、儲蓄、基金相比競爭力不強,加上銷售成本大,因此,盡管保費規模大、增速快,但並未給壽險公司創造相應的價值。
換個角度看,壽險增速放緩,對於加大力度調整業務結構是一個契機。壽險公司要從不惜投入高成本招攬低價值的業務,轉變為主要承保既能為客戶提供風險保障和理財服務,又能為公司創造較高價值的業務,實現公司與客戶的雙贏,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對於與客戶和產品息息相關的銷售人員,面臨不同客戶,也應做相應調整。如果客戶是中高等收入者,需要一個較為復雜的壽險產品,應當由專業素質較高的銷售人員進行銷售。在壽險行業營銷員總體素質偏低的現狀下,已有很多人取得中國壽險管理師、中國壽險理財規劃師、中國員工福利規劃師資格,他們既有較高的業務能力,也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壽險業的結構調整,需要這些專業人才去開發、銷售、管理較為復雜的高端壽險產品。壽險業的結構調整,也是這些專業人才發揮才乾的機會,他們從事的工作不僅是開發、銷售、管理壽險產品,更應當是財富管理,也就是為客戶提供財富的管理和增值服務,不僅是把一種既定的壽險產品銷售給所有遇到的客戶,而是根據客戶的年齡、收入、家庭結構、偏好等幫助客戶進行理財規劃。
隨著中國經濟的多年快速發展,需要理財服務的人群不斷擴大。壽險業的結構調整和健康發展,需要實現從簡單的壽險營銷到財富管理的轉變。在這場轉變中,中國壽險管理師、中國壽險理財規劃師、中國員工福利規劃師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
未來機遇更側重於調整
在新形勢下,中國壽險業面臨的首要機遇是經濟還會保持高速增長,特別是在「十二五」時期的前期。目前,中國還具備保持經濟較高增速的有利條件,如擁有一個龐大、統一的國內市場。如果內需真正調動起來,我們不需要過度依賴國外的市場;又如我國城市化還沒有完成,現在城市化率在50%左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意味著新增城市人口將帶來巨大的消費,包括住房、交通等,因此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空間還較大。
第二個機遇是人均收入增加提升了百姓購買保險產品的能力。國務院發展中心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顯示,去年中國人均收入已經達到7864國際元的水平,三到五年後將達到11000國際元的水準。老百姓富裕了,必然會提高對自身保障的需求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
第三個機遇是商業保險對地方經濟的推動作用將越來越突出。地方政府主導的地區競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目前,各地政府都有吸引金融機構的熱情,對保險機構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視。如商業保險介入社保的「湛江模式」,將政府承擔的基本醫保中的部分管理業務外包給商業保險公司,大大提高了醫保效率;再如商業保險可以在小微企業和農戶融資活動中進一步發揮作用。未來保險業將成為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力量,在更多領域發揮作用。
盡管面臨機遇,但中國保險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從短期來看,一是地方債務的風險會影響保險公司資產的安全性,二是股票市場波動等投資風險不斷加大,三是通貨膨脹壓力還將在中長期內存在;從中長期看,一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趨勢對壽險業影響巨大,二是國內經濟增速回落將對保險業務增長產生直接沖擊,三是金融產品價格管制的放開、監管的完善和強化等金融體系改革帶來的壓力。
不過,未來我國保險市場仍然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但時間緊迫。今後幾年的機遇更多地不是發展的機遇,而是調整的機遇。在宏觀條件面臨大變動的情況下,保險業不可能不受到影響。如果保險業安於現狀,固步自封,不主動調整產品結構、不創新、不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與其他金融行業的差距將會拉大。中國保險業在過去五年的發展非常迅猛,銀行資產與保險資產的比例在2006年是22.3倍,2011年9月縮小為18.5倍,希望在新的形勢下,中國保險業能夠緊緊抓住機遇,勇於面對挑戰,再創新的輝煌。

4. 眾惠的保險項目有哪些特色

我覺得眾惠保險最大的特色就是會根據特定群體來設定保險項目,比如他們其中的一項「年輕保」,就是專門為90後而設定的。

閱讀全文

與保險產品的項目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秦楓張素雅為主角的都市小說 瀏覽:299
胸好看的女人電影i 瀏覽:229
去世叫外賣電影 瀏覽:915
男的吸到女人出奶水韓國片子 瀏覽:58
韓國電影樓上青年偷窺 瀏覽:902
女主是傭人的女兒的小說 瀏覽:43
一部台灣電影男的坐輪椅去店鋪 瀏覽:80
有聲小說葉倩彤在哪裡聽 瀏覽:163
林正英電影有小活佛的叫什麼 瀏覽:906
突圍俄羅斯二戰電影 瀏覽:693
中國電影票房排名實時更新 瀏覽:152
韓國推理愛情電影 瀏覽:433
韓國愛情電影甜蜜的戀愛 瀏覽:45
日本電影胖子 瀏覽:91
38電影院 瀏覽:863
日本犯罪電影 瀏覽:649
兩男兩女交換做 瀏覽:987
穿越幫助偉人的小說 瀏覽:629
一個黑人電影,堅持不懈找工作的 瀏覽:64
和五十度飛相似的電影 瀏覽: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