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債券融資 > 私募有結構化基金產品設計

私募有結構化基金產品設計

發布時間:2021-08-10 06:25:56

㈠ 有沒有契約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產品設計方案

一.引言

契約型基金日下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已經變成了一個業內人交頭討論的熱點詞彙,2014年證監會頒布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105號,下稱「《私募監管辦法》」)明確了私募投資基金可採用公司型、合夥型和契約型三種不同的組織形式。私募投資基金在中國發展的二十餘年以來,受限於國內政策環境和立法傳統的影響,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一直是公司型和合夥型基金占據絕對的數量比例,尤其是2007年《合夥企業法》的修訂,正式確立了有限合夥企業制度以來,有限合夥型基金因其較低的稅負和較靈活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市場的青睞。

但2014年國務院《關於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國發〔2014〕62號,下稱「國發62號文」)逐漸發力,過往各個地方政府給予有限合夥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處於非常不明朗的處境,契約型基金,這一在證券投資基金領域發展得較為成熟的組織形式,也應《私募監管辦法》的正名,開始被廣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熱議。

二.契約型基金

契約型基金目前在國內並無官方定義,有一種說法認為契約型基金又稱為單位信託基金(Unit trust fund),指專門的基金管理公司作為委託人通過與受託人(投資人)簽定"信託契約"的形式發行受益憑證——"基金單位持有證"來募集社會上的閑散資金,用以從事投資活動的金融產品。但實際上,根據維基網路對Unit Trust的定義:Unit trusts are open-endedinvestments; meaning that unlike investment trusts there is not a finite numberof units in issue, and these can increase or decrease dependent upon the netsales and repurchase by existing unit holders,單位信託基金只涵蓋了開放型契約型這一種模式,故直接將契約型基金定義為英國法傳統下的單位信託基金是不太合適的。

有鑒於契約型基金並非一個明確的法律概念,從外觀上可以將契約型基金定義為:由基金投資人、基金管理人之間所簽署的基金合同聚集投資人的資金,;投資人因信賴基金管理人的專業能力而將資金交由其管理,並將資金託管給基金託管人;基金管理人運用組合投資的方式投資於特定標的,以獲取資本利得或利息;投資收益按投資者出資份額共享,投資風險由投資者共擔的金融工具。

通說認為,契約型基金的主要法律關系是信託關系,即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信託法》第二條)。

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法》(2012年12月修訂,2013年6月1日開始實施,以下稱「《基金法》」)所稱的「證券投資基金」即全部為契約型基金,受《基金法》的約束和監管,同時受《證券法》和《信託法》的約束。新修訂的《基金法》將非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正式納入監管范圍,為私募管理人募集契約型基金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私募監管辦法》明確規定私募投資基金可以以契約型設立,為未來設立契約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提供了法律基礎。但契約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目前仍存在工商登記困難和稅收政策不明確的法律風險。

三.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的募集設立

從法律上,小編認為,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的募集設立需要遵守《證券法》、《信託法》、《基金法》和《私募監管辦法》的相關規定,其中尤以《基金法》和《私募監管辦法》為重。

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按照基金法對證券投資基金的定義是不包含在內的(基金法第二條:公開或者非公開募集資金設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託管人託管,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進行證券投資活動,適用本法),但《私募監管辦法》明確了自身是根據《基金法》制定,因此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在接受《私募監管辦法》的直接約束時,實務當中通常借鑒或參照《基金法》的相關要求。因此,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的募集設立至少有如下幾點要求:

1、成立私募基金管理人,並完成在基金業協會的備案;

2、向合格投資人(定義見《私募監管辦法》第三章)發起募集契約型基金,簽署基金合同,並與基金託管人簽署託管合同;

3、基金募集完畢後,向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

具體如下:

(一)成立私募基金管理人

依照《私募監管辦法》第二章及其他規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基金業協會」)報送材料,登記備案。

依照管理人的組織形式,可以選擇公司型或合夥企業型的管理人,市場上目前更青睞合夥企業型的管理人。

(二)向合格投資人進行非公開募集

非公開募集當中最敏感的事情是募集過程,必須要遵守「非公開募集」的相關准則,否則會觸發「公開募集」的程序條款,甚者甚至會觸發「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刑則,「罪」與「非罪」之間的界限並不如想像中遠。

《基金法》(第九十二條)、《私募監管辦法》(第十四條)對於非公開募集的要求均採用了正面否定的立法語言,即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單位和個人募集資金,不得通過報刊、電台、電視、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報告會、分析會和布告、傳單、手機簡訊、微信、博客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

同時,《私募監管辦法》(第十六條)還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銷售私募基金的,應當採取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由投資者書面承諾符合合格投資者條件;應當製作風險揭示書,由投資者簽字確認。但對調查問卷,一直未有相關細則和文本示範出台,故實務當中,私募基金的募集很少用到。

在最終募集人數上,單一合夥型基金和有限公司型基金的募集人數均有50人的限制,合夥型基金通過傘形結構最多可以做到200人。根據《私募監管辦法》第十三條的有關規定「以合夥企業、契約等非法人形式,通過匯集多數投資者的資金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銷售機構應當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並合並計算投資者人數。但是,符合本條第(一)、(二)、(四)項(分別指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依法設立並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投資計劃;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規定的投資者投資私募基金的,不再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和合並計算投資者人數。」因此可以理解為,經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投資到私募基金的,可以不再穿透核查和合並計算人數。

(三)簽署基金合同、託管協議

全體投資人與管理人簽署《基金合同》,基金合同的內容需借鑒和參照《基金法》第九十三條的有關要求。

關於託管協議,與合夥型基金及公司型基金當中,投資人與管理人簽署合夥協議或公司章程,再由基金(公司)或基金(合夥企業)與託管人簽署《託管協議》不同的是,因《基金合同》中直接列明了託管人的權利義務范圍,契約型基金的託管方通常是《基金合同》的直接簽署方之一,或者經契約型基金的投資人同意,由契約型基金的管理人代表契約型基金另行與託管人簽署《託管協議》。

(四)登記備案

基金募集完成後,管理人向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契約型基金。

四.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目前面臨的問題

(一)投資事項的股東身份受限

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顧名思義,該基金的投資標的為非公開上市交易的股權,絕大部分時候指的有限公司的股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或合夥企業財產份額。《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要求,設立公司應向公司登記管理機關提交股東或發起人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證明」。在操作成眠,「主體資格證明」被明確界定為「為企業法人的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為事業法人的提交事業法人登記證書復印件;為社團法人的提交社團法人登記證書復印件;為民辦非企業的提交民辦非企業證書復印件」。

實踐中,由於契約型基金不是民法上的民事主體,缺乏法律上的投資主體地位,無法提供「主體資格證明」,因而難以獨立地記載於公司的股東名冊,無法在工商局辦理股東登記。《合夥企業法》要求合夥人必須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對於契約型基金而言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目前,證監會基金業協會的官員在公開媒體上曾提出,證監會正在努力推動契約型基金作為未上市企業股東進行工商登記的解決措施。實踐當中已經有部分工商局借鑒資管計劃及信託計劃的做法,將契約型基金的管理人登記為股東,實際上享有股東權利的是基金而非管理人,如蘇州地區、鹽城地區的工商局。

這種將基金投資的項目,股東登記為管理人而非基金,會有兩個大的方面的疑問:一、這是否是代持關系,是否適用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的相關規定,最終的股東權利由誰享有?二、這種做法,是否會給管理人帶來潛在的稅務風險。

小編認為,前述方式並不是典型的公司法所定義的股權代持關系,依照契約型基金的基礎法律關系——即信託關系的定義,契約型基金管理人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投資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對委託財產(契約型基金)進行管理或者處分。因此契約型基金管理人以自己的名義,代表契約型基金去持有公司的股權或合夥企業的合夥份額乃至在出於保護投資人利益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名義行使相應的股東權利或合夥人權利,這與基於合同法律關系的股權代持行為,在基礎法律關繫上有本質的區別。

目前部分工商局所採用的,由契約型基金管理人代表契約型基金作為公司股東或合夥企業合夥人的方案,並不違反信託法、公司法、合夥企業法所確定的法律規則,值得在實踐中推廣。如果在工商登記名稱能夠擴展為:契約型基金管理人(代契約型基金持有),在直觀性上更貼近真實的法律狀態,這一形式在資管計劃投資私募股權領域已經被部分地區的工商局所採用,資管計劃管理人代資管計劃持有公司股權,其登記的股東名稱即為:管理人(代資管計劃持有)。

稅務方面,主要在於如果工商局登記的項目公司股東為基金管理人,從項目公司獲得分紅利息或資本利得退出時,這部分所得是否會被認為是管理人的收入?

小編認為,基金法已經明確要求了基金財產是獨立於管理人自身的財產的。管理人運用基金財產所獲得的投資收益歸屬於基金財產,而不能歸屬於管理人(《基金法》第五條)。因此,造成這方面混淆的根源還是在於契約型基金無法將自身登記為公司股東,如果能夠解決工商登記的問題,從外觀上也能夠避免這種混淆。

(二)私募契約型基金的個人所得稅征稅規定

私募股權投資契約型基金同其他資產管理業務一樣,在個稅徵收上目前暫無統一明確的稅收政策。目前主要參照:《關於證券投資基金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4〕78號)、《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證監會關於實施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2〕85號)等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市場上發行的資管類產品,包括各類信託產品、券商資管計劃、期貨資管計劃、基金子公司資管計劃等,均按照20%的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實踐中大多數情況是,信託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子公司等均不會進行代扣代繳,由個人投資者自行申報。私募股權契約型基金也比照上述資管產品,在向契約型基金的個人投資人分配投資收益時,管理人不會進行代扣代繳,由個人投資者自行申報。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各類資管產品的征稅盲區,據悉證監會也在聯合財稅部門,希望能夠推動統一明確的稅務政策的出台。

㈡ 私募結構化產品的特點

如果出現投資虧損,則將一般投資者的資金墊付給優先投資者。產品運作時,會設立數量化警戒、止損指標,由電子化監控系統實時盯盤,如果產品凈值觸及警戒線,則開始拋售證券,強行止損,以保障優先投資者的本金及收益。
一般受益人多數情況下為私募基金的投資管理顧問公司或者基金經理本人,需要實際出資參與信託產品;一般的出資額須佔到優先受益人的總投資額的50%,即優先受益人、一般受益人的投資額比例為2:1。
由於有一般受益人的資金作為安全墊,私募結構化產品對於追求固定收益客戶而言更有保障。

㈢ 什麼是管理型的私募基金和結構化的私募基金

管理型私募基金就是基金的所有投資資金都是由投資人(包括客戶和投顧跟投)認購,而且所有投資人的權益都是相同的,不分級,統一的風控標准。而結構化產品,一般分為優先順序和劣後級,劣後級份額一般由投顧自己出資,優先順序一般從銀行或者機構出資,劣後級承擔基金的虧損風險和優先順序的固定利息,優先順序收取本金和固定的利息,不分取基金的超額收益,劣後級份額收取除優先順序固定利息和其他費用除外的基金的全部超額收益!

(資料來源:知乎)

㈣ 什麼是私募結構化產品,優先和劣後,管理型基金

也就是熟話說的跟著大頭走,比如
A機構有個項目,需要1億。已經有公司出3000萬做劣後級。他只要募集7000萬作為優先順序。如果項目盈利,會先支付優先順序客戶,也就是可以保障7000萬的收益,這部分收益是固定的,比如是7%-9%,也就是說虧本是先虧3000萬,但是如果盈利的話,也是先保證劣後的收益,也就是杠桿原理。

㈤ 結構化私募基金指的是什麼意思

結構化私募基金,指的就是一個私募基金裡面分成幾層(優先順序、中間級、劣後級)。優先順序收益低,風險低。中間級和劣後級風險高,收益高。
舉個栗子,如果一個私募基金做了結構化,1億的規模。6000萬的優先,4000萬劣後。
如果基金賺錢了。比如說賺了20%。優先的收益一般比較低,比如說成立的時候就定在7%。那麼就算這只基金賺了20%,優先順序也只能分配7%的收益。其他的收益全部是劣後級的。
如果基金虧錢了。優先順序能夠保證本金不損失。虧到劣後級虧的差不多了。優先順序就會叫停基金。

㈥ 私募基金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區別

所謂結構化私募,本質是把投資者分割為不同層級,例如「優先」和「一般」;同時,不同層級的投資者對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
其中,「優先」一般為普通投資者,而「一般」多為發起該產品,並管理這部分投資的機構。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可以保本,風險不大,但是收益也相對固定,類似一個固定收益的產品;而對於發起該產品的機構,則可能虧本,風險較大,不過可以借別人的錢,獲得超額收益。
牛市橫行之時,這樣的結構設計可以形象地描述為「散戶喝湯,機構吃肉」。反之,熊市來臨之後,散戶依然可以喝湯,但是機構則不一定能夠吃到肉。

非結構化參照上述解釋,可以理解為剛好相反。

㈦ 什麼是私募結構化產品

私募結構化產品所謂私募結構化產品,即陽光私募中的「上海模式」,最初是以上國投和華寶信託為代表,主要推出結構性產品。
這類產品通常分為優先、一般兩層結構,其中優先投資者享受產品到期後的預期固定收益,年預期收益率一般為5%~10%,會由一般投資者的資金來保證優先投資者的本金和預期固定收益,而一般投資者在承擔風險的同時則享受預期固定收益之上的投資收益。

如果出現投資虧損,則將一般投資者的資金墊付給優先投資者。產品運作時,會設立數量化警戒、止損指標,由電子化監控系統實時盯盤,如果產品凈值觸及警戒線,則開始拋售證券,強行止損,以保障優先投資者的本金及收益。
一般受益人多數情況下為私募基金的投資管理顧問公司或者基金經理本人,需要實際出資參與信託產品;一般的出資額須佔到優先受益人的總投資額的50%,即優先受益人、一般受益人的投資額比例為2:1。
由於有一般受益人的資金作為安全墊,私募結構化產品對於追求固定收益客戶而言更有保障。

㈧ 私募基金產品設計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風險,收益,以及退出方式
周期,模式以及安全保證

㈨ 怎麼撰寫私募基金產品設計報告

私募基金產品的設計非常復雜,針對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內容要求,以下是標准需要涉及的內容:

基金產品的名稱
基金架構和參與形式

基金規模和投資起點

擬投資項目遴選要求
投資期限

退出/轉讓的規則和方式
收益分配規則和條件約定
基金管理團隊介紹及歷史業績
基金費率及支付方式

託管機構和方式

風險控制機制
重點擬投項目的介紹
其他內容

以上內容基本涵蓋了所有基金產品的設計項目,如果是特殊行業,前面應加上行業和市場研究的相關內容。

㈩ 私募直營店:什麼是結構化私募基金

所謂的結構化私募基金,本質是把投資者分割為不同層級,例如「優先」和「一般」;同時,不同層級的投資者對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其中,「優先」一般為普通投資者,「一般」多為發起該產品並管理這部分投資的機構。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可以保本的,風險不大,但收益也相對固定,類似一個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而對於發起產品的機構,則可能虧本,風險較大,不過可以借別人的錢獲得超額收益。

閱讀全文

與私募有結構化基金產品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蛇的中國電影 瀏覽:122
韓國les劇 瀏覽:612
哪裡能看無刪減的電視電影 瀏覽:272
韓國愛情爛電影 瀏覽:38
男女青春期色色戀愛電影 瀏覽:590
有關餵奶的國外電影 瀏覽:473
香港校園電影 瀏覽:765
韓國免費愛情片 瀏覽:774
有個叫三太子還有女主叫小美 瀏覽:237
午夜導航網址 瀏覽:211
看電影不需要付費的網站 瀏覽:732
麗的扮演者莎 瀏覽:747
重生到希特勒的小說 瀏覽:809
台灣古裝打真軍4級電影 瀏覽:88
徐英出演了色視夢的第幾集 瀏覽:384
納粹電影監獄 瀏覽:680
movie免費網址 瀏覽:816
大尺度電影合集 瀏覽:607
boyloves.story 瀏覽:133